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热土埋忠骨 英名永传扬

记者谭鑫通讯员朱天羽

大胡庄八十二烈士纪念塔

大胡庄

工作人员挖沟寻找烈士遗骸

中央电视台聚焦大胡庄八十二烈士遗骸发掘

1941年4月26日,为了保护新生的抗日政权,在现淮安区茭陵乡大胡村曾发生一场激烈而悲壮的战斗——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第24团第1营第2连与驻涟水日军华北派遣军第211师团200多日军及400多伪军激战。因寡不敌众,全连仅战士刘本成幸存,其余82名战士壮烈牺牲。从2011年底开始,淮安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开始寻找当年掩埋82名烈士的地点。截至今年6月13日,发掘清理工作全部结束,82具烈士遗骸全部找到。

“机枪手牺牲了,炊事班长端起机枪向敌人扫射;子弹打光了,有的拿起刺刀与敌人肉搏,有的和敌人抱在一起往火里滚,有的用棍棒、铁锹与敌人搏斗。到了上午11时左右,2连伤亡惨重,连排干部全部牺牲……”幸存战士刘本成后来这样重述那段血与火的记忆。

这次大规模的寻找行动,源于省民政厅的帮扶。当民政厅领导在茭陵乡蹲点调研时得知悲壮的大胡庄战斗后,便提出寻找82位烈士遗骸的所在地。

寻找烈士遗骸的工作在刚开始就遇到难题——当年见证这场残酷战斗的老人相继离世,健在的因年龄大也记不清当年掩埋烈士的具体位置。而刘本成解放后转业到河南安阳某设备厂做厂长,于1987年去世。最后还是综合各种情况划定了一个8000平方米的范围。淮安区博物馆工作人员首先采取的是传统方法——挖探沟,但因当地的土质含沙和含水量极高,挖好的探沟里全都渗满水,无从勘测。此时,工作人员又想到烈士牺牲时体内肯定有弹片等,决定用金属探测仪寻找。去年12月下旬,在使用金属探测仪的第三天,三台金属探测仪便发挥作用:在8000平方米范围的西北角上,最终确定了烈士遗骸所在点。

在大胡村发掘现场,当地村民得知烈士遗骸已被找到,自发地按照当地风俗用白布在现场撑起一片棚子。负责发掘清理工作的淮安区博物馆副馆长张驰告诉记者,他们已从部分烈士头盖骨、胸膛等部位清理出3颗子弹和许多弹片。从发掘出来的烈士遗骸的牙齿、骨头来看,这些烈士牺牲时都很年轻。当年大胡庄战斗结束后,当地农民用板车将牺牲战士的遗体运送至距大胡庄约1.5公里的东北进行掩埋。

为缅怀革命先烈,省民政厅将大胡庄烈士陵园建设列入省“慰烈工程”项目,并于2012年底建成。新建成的烈士陵园占地32亩,内设合葬墓、纪念碑、陈列馆和纪念广场。清明时节,前来瞻仰悼念的各界群众络绎不绝。目前,该区已将大胡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列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境课堂”。

部分烈士尸骸

烈士遗骸内清理出的子弹

清理烈士遗骸现场

胡科成老人在现场指认出小号手的遗骸

上一篇:绝不让揩油者“啃食”群众获得感 下一篇:认真履行职责 主动延伸服务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75317,"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1205/3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