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校园盛开国粹艺术之花

“一句词、一声腔,蓦然回首一曲佳话的千古绝唱;一台戏、一抹装,举手投足一段历史的厚重沧桑。”在淮安市人民小学的校园艺术节舞台上,一出出精彩的京剧剧目在上演……

淮安市人民小学始建于1940年,系江苏省实验小学。基于校园“王瑶卿故居”特有的文化资源,学校以京剧为文化元素和实践表征,确立“京韵戏趣,和乐人生”特色文化建设,京剧艺术传承工作成为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活动的主旋律,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在校园内形成了支撑点与生长点。

一根主线——统一目标认识,争取专业支持

在“京剧进校园”的大背景下,梨园界被尊奉为“通天教主”的王瑶卿故居坐落于该校,这是学校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为充分发掘京剧的育人价值,该校与淮安市艺术学校结成发展共同体,聘请专家对学校京剧课程文化进行初步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学校京剧课程文化建设已经具备了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后续助推力。

两项措施——确保学习质量,提供良好条件

措施一:加强校园物态环境建设。邀请长荣京剧院及淮安艺术学校专家对学校物质文化进行统筹规划及可行性论证,对京剧课程文化主题区域等重点项目进行专题研究,并进行优先改造,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京剧作品(脸谱绘画、服饰设计等)设计活动,筛选出优秀的作品,建设学生作品素材库。

措施二:搭建互动平台。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段设计京剧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每学期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具体的活动方案。学校打算每学期评选“京剧制作小能手”、“京剧表演小艺术家”,定期参加相关京剧表演现场展示活动,为学有所长的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三项工程——加强校本培训,普及兼顾提高

工程之一:开设京剧校本课程。确定在各学科课程中渗透京剧元素及基于京剧开发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定位,组织专业人员,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修订并编写了京剧校本系列教材——《荷娃学京戏》。

工程之二:打造人民小学京剧社团。学校以本校师资为主体,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做好社团建设工作。在学生课余时间、双休日及寒暑假进行培训,由指导老师负责管理,保证社团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

工程之三:培养专业师资队伍。依托淮安市艺术学校、长荣大剧院等资源,聘请相关专家对全校教师开展京剧文化讲座。鼓励教师参与京剧课程开发,挖掘京剧课程文化要素,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学校采取多项举措,吸引教师加入学京剧、唱京剧、教京剧的行列,提高京剧教学质量。

四项指标——多类学科渗透,创建初见成效

一是营造浓厚的京剧氛围。学校本着浅显易懂性、形象趣味性、环境熏陶性、形式多样性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如用京剧脸谱宣传画张贴京剧社团招募广告,邀请京剧院老师表演京剧基本功……通过营造浓郁的京剧氛围,学生们初步领略了京剧的魅力,逐渐喜欢上了京剧。

二是挖掘课堂的京剧元素。京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涉及到多门学科。

三是道德讲堂讲京剧。道德讲堂是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负责的授课途径,在道德讲堂上校委会成员们结合京剧曲目,渗透道德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

近年来学校排练的《红娘》、《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穆桂英探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京歌《我爱你中国》等多次参加了市电视台和京剧大舞台节目的录制,《穆桂英探谷》还获得省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学校被表彰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市人民小学将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之路上继续前行,让学校成为精神传承、文化积累和能力创新的场所,成为师生思想与思想交流、情感与情感沟通、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心灵家园。

上一篇:和出精彩 美在飞扬 下一篇:“绳”彩飞扬 幸福成长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75510,"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1203/3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