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提升淮安人的满足感

吴秀荣

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的突破口

提升教育水平面临难得发展机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着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书记的话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欣慰。因为从幼儿园、小学彻夜排队报名的家长无奈的眼神里、从一路飙升的学区房价格上、从节假日孩子们各类辅导班匆忙的脚步声中你就能感受到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切实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实满足感的首要检测标准就是公平,如果没有教育的公平,政府不致力于创造公平的教育资源,不以人民的需求为己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就无法收获幸福感的满足感。因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求接受优质资源的需求日益强烈。

我市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方面不断进行探索,目前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截至2017年,全市拥有各类各级学校982所,在校生86.24万人,教职工6.67万人。其中:幼儿园485所,在园幼儿17.21万人;小学282所,在校生34.43万人;初中150所,在校生13.68万人;普通高中29所,在校生7.5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2所,在校生6.5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0.10万人;普通高校7所,在校生6.79万人。

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的突破口

淮安的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依旧存在部分群众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等亟待改进的短板。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提升教育水平面临难得发展机遇

1.优先发展教育已成为党和政府的国策。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工作。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被提上议事日程。随着老百姓消费结构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原先所关心的问题从“有学上”开始向“上什么学”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转变。

3.教育是改善民生的第一任务。政府的职能要转到社会管理上来,顺应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需求,加大教育工作力度,优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间的差别,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着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面对我市教育发展客观形势,在新的一年,我们将牢牢抓住素质教育这个主题,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布局调整,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发展全面水平。

1.加强队伍建设,奠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要积极探索教师队伍建设新思路、新方法,逐步建立教师队伍流动、补充等长效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点是加强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建设,突出师德师风的长期性、常态化。深化教育体制管理改革,加强教育行政机关队伍能力建设,提高教育行政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教育宏观指导,强化教育监导功能。

2.优化学校布局,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要积极稳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并不断加快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改扩建工程进度。进一步理顺高中管理体系,逐步扩大高中教育资源。关注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

3.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始终把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工作全局中重要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检测,完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4.强化服务与管理,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教育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

5.加大统筹力度,着力提升中职教育整体水平。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对计划争创的学校的指导和政策倾斜力度。力争形成示范带动,齐头并进的职教发展局面,进一步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公办职业学校规模化、集团化。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和就业改革,加强中职院校师资队伍、职教教材建设,推动中职院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大力改革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农村中小学实训基地建设。坚持名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标准,坚持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准入条件,加强对民办中职院校的监察评估,规范民办中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行为,提升民办中等职业院校的整体办学层次。

(作者系淮安市委党校副教育长、政治学教授)

上一篇:精准扶贫视角下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下一篇:膝骨关节炎治疗的新选择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75647,"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1128/3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