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用爱心筑起心灵花园

通讯员毛永伟

于洋,淮安民建会员,2013年创办“于洋心理服务中心”,专职从事心理服务工作。她干练、温和,眼神中总是流露出清澈和坦荡。为了实现自己用知识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幸福,用爱心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梦想,她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用爱心筑起了一座心灵的花园。

温情扶助关爱失独家庭

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人生难免有意外,而失独家庭就是其中的不幸者。从中心成立伊始,于洋就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关爱淮安的失独家庭上,用她的一颗爱心帮助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从伤心、绝望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

中心刚刚成立不久的一个夏天,顶着烈日,于洋和中心的咨询师一道走访一位中年丧子的失独老人家庭。沿着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小路,通过民政部门提供的信息,她们找到了老人的家。门窗紧闭,光线昏暗,敲开门,一阵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家里只有一张破旧的八仙桌和几条旧长凳,显然,屋子的主人并没有心思收拾。面对于洋和中心的工作人员,失独老人孙阿姨无力地诉说着孩子离开后家中的凄凉晚景。面对此情此景,于洋耐心地倾听着,轻轻地安抚着孙阿姨,让她的悲伤情绪慢慢宣泄。两个礼拜后,于洋再次上门,倾听老人的哭诉,为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就这样,半年过去了,在于洋的持续关心和鼓励下,孙阿姨终于走出家门与其他失独家庭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也是在这个家庭失去孩子后老人第一次出门参加集体活动。活动结束后,孙阿姨说:“原来淮安还有这么多和我一样不幸的人,现在有政府和于洋心理中心的老师们帮助我们,我们一定要好起来,往外走……”在接下来陆续参加了中心组织的各种心灵放松团体辅导活动后,孙阿姨的状态一点点地好转了起来。接近一年时间过去后,当于洋带着志愿者第6次登门时,孙阿姨开始主动为于洋和志愿者们倒水,盛水的杯子干净又漂亮,看得出是新添置的,而孙阿姨的情绪也像这漂亮的玻璃杯,明亮而开朗。孙阿姨感激地说,正是于洋一次次充满爱心和耐心的倾听,才让她终于用平静的心情接受自己的不幸遭遇,才有了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这些心理疏导的成功案例,让于洋更加坚定了帮助失独家庭走出困境的信心,也坚定了于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方向。为使失独家庭能够尽快融入社会,于洋每个季度都会走访这些失独家庭,并邀请他们参加团体辅导活动,每一次的心理辅导,都会让这些失独家庭感受到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她的这项工作不仅填补了淮安这一民生关怀项目的空白,也使淮安的关爱失独家庭工作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她的工作还多次被《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淮安电视台以及《新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并被国家和省相关网站多次转载。

用爱感化调解社会矛盾

心理服务中心成立之初,于洋就把中心定位成政府部门和弱势群体之间的纽带。

因为工作原因,于洋经常要深入农村和社区,了解失独家庭的生活状况。一次,她了解到一位失独家庭的范老伯,已经70多岁了,身体非常差,青年丧妻,中年丧子,现在和孙子共同生活,仅依靠老人的五保收入,日子过得非常窘迫。

在于洋第一次登门时,范老伯对她抱怨说,以前孙子有孤儿费,现在孙子年满18岁,孤儿费没有了,收入少了一半,日子过得更加紧巴。通过交谈,于洋以一个心理咨询师特有的职业敏感,感受到了老人内心的情绪,她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耐心地为老人讲解政府对待失独家庭的相关政策,并联系社区最大限度为老人争取相关社会福利。几次登门辅导过后,范老伯被于洋的诚心感动了。

此外,于洋还定期到社区针对老年群体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老年心理健康知识,倾听老人心声,俨然成为了社区老人们的知心女儿。现在,只要她到了社区,就会有老人主动到她在社区的工作室,和她拉拉家常,说说烦恼。她还经常到社区的养老院开展“三无”人员、“五保”老人的心理慰藉工作,使多年郁积在老人心中的烦恼得以宣泄,为养老院减轻了管理压力,提升了养老院的服务品质,她的心理服务中心也成了养老院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于洋心理服务中心共投入600多人次参加各种心理健康公益服务工作,受益群众达2000多人次。通过她的工作,帮助了不同阶层的服务对象走出心理困境,树立了生活信心,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驰援灾区重建心灵家园

在2008年7月以前,于洋还只是一名普通教师,正是由于汶川地震之后,家国灾难和个人理想的交织融会,让于洋走上了从一名普通心理咨询志愿者到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道路。

2008年的汶川地震,震碎了一个个美好的家庭,也震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为了帮助灾区群众尽快走出家园尽毁的心理阴影,于洋通过多方努力,克服了工作上的困难,跟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导师们一道,赶往了余震不断的灾区现场。在北川的断壁残垣之间,于洋冒着次生灾害的危险和刺鼻的气味,为灾区各个安置点和中小学的师生开展个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和心理健康课程培训。辅导工作的过程也是于洋心灵净化的过程,从此,于洋明确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从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转变成了抚慰伤者心灵的心理咨询师,把自己与心理咨询、与创伤抚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2013年的雅安、2014年的鲁甸地震发生后,于洋都在第一时间赶往地震灾区,为灾区人员减轻失去家园的伤痛,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心灵的家园。2015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赶赴天津,对受伤的消防战士进行心灵抚慰。盐城发生龙卷风灾害后,于洋又一次赶往盐城阜宁灾区,进入安置点,对受灾群众进行灾后心理干预。

不断探索唱响生命之歌

心理学的知识博大庞杂,于洋坚持学习,不断探索,始终以职业的理智态度来严格要求自己。她很有感触地说:“咨询师能走多远,我就能带领我的来访者走多远!淮安的心理咨询行业还在起步阶段,我愿意做源头的一点儿活水,去冲刷这心灵之河。”

同时,作为一名民建会员,于洋还积极投身会内的各项社会服务工作。在淮安民建开展的“思源工程——生育关怀行动”、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中,她都积极参与,无私奉献,为淮安民建的社会服务工作增加了新的内涵。此外,她还利用各种社会服务的机会开展调研,并积极撰写社情民意和调研报告,其中两篇社情民意被民建江苏省委采用,一篇被民建淮安市委作为市政协集体提案。

于洋说,回顾她自己所走过的公益服务之路,浮现在她眼前的总是那些老人、母亲和孩子的泪水与微笑,正是这些泪水和微笑,让她愈发觉得自己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让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服务的群体关怀好、辅导好、陪伴好。如今,在于洋的不断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于洋心理服务中心已经成为淮安市民办非营利企业的形象代表,她所做的工作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14年底,于洋心理服务中心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授予全国心理援助联盟会员机构,她本人也多次被民建江苏省委、民建淮安市委表彰为先进个人。

上一篇:德高望重的科技教授 下一篇:打造立体宣传框架 解码国门生物安全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76030,"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1123/3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