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建设健康淮安 增进群众福祉

编者按:昨日召开的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了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会上,市卫生计生委等6家单位作交流发言,介绍了近年来参与健康淮安建设的举措、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为帮助大家从不同侧面了解健康淮安建设成果,进一步增强高水平推进健康淮安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本报特对大会交流发言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当好健康淮安建设主力军

市卫生计生委

市卫生计生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当好健康淮安建设主力军。

一、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一是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健全健康素养和行为监测体系,强化健康指导,引导居民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和行为方式。二是提升疾病防控水平。加快推进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年增加人均补助标准。优化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策略,提高突发新发传染病防控能力。健全慢性病防控机制,积极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实施“治未病”工程,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方面的特色优势。三是保护重点人群健康。加快建设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市儿童医院,提升县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加强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服务,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水平,继续保持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卫生状况敏感指标较好控制水平。推进医养融合,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

二、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完善医疗卫生体系。优化城乡“15分钟健康服务圈”,继续着力打造国家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和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支持符合条件的县级医院、省重点中心镇卫生院分别转设三级、二级医院。二是实施科教强卫工程。依托苏北临床医学研究院等新兴专业机构,提升医疗卫生科研管理水平。加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培育一批国家、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健全继续医学教育体系。三是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大力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和高端医疗技术项目,促进沪淮、京淮、宁淮、台淮医学交流合作常态化,努力打造“医在淮安”品牌新境界。

三、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优化分级诊疗制度。构建医联体“垂直、同质、共赢、持续”发展模式,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理性就医新格局。二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建立符合现代医院管理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减轻群众看病就医用药负担。三是加快“智慧健康”建设。抓紧实施市、县(区)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改造升级,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系统建设,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服务新模式。

让卫生与健康成为最普惠的民生事业

中共淮阴区委员会淮阴区人民政府

2016年,淮阴区提前实现了“九成人看病不出区、八成人首诊在基层、六成人住院在乡镇”医改目标,家庭医生服务相继在全国、全省基层卫生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努力开创全区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打造健康教育新体系,让健康生活成为一种时尚。一是夯实健康教育阵地。加快区镇村三级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到2020年,确保常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超过45%。二是营造健康教育氛围。统筹推进媒体宣传、社会宣传和阵地宣传,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三是壮大健康教育队伍。以大学生村官为村级健康指导牵头人,引导不同社会阶层加入健康管理团队。

二、构建基层运行新机制,让病有良医成为一种常态。一方面扎实推进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计划投入15亿元,完成淮阴人民医院、淮阴区中医院、渔沟医养融合中心、东城医院建设以及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同时加快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程。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本土医疗卫技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加快引进一批医学专业领军型和紧缺型人才,确保到2020年全区卫技人员中级以上职称占比达35%、高级职称占比达10%。

三、开创卫生惠民新模式,让优质服务成为一种自觉。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家庭医生进万家。进一步放大现有家庭医生服务品牌效应,组建家庭医生党员示范团队和家庭医生党员服务团队。二是探索“三联三型”,专家服务送上门。深化淮阴医院与英国信诺医疗集团、区口腔医院与省口腔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与市妇幼保健院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探索建立公私联姻、专科联盟、区域联动构架和以技术扶持、紧密管理、专科共建为主要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全面完成南陈集、渔沟、徐溜、棉花四大片区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建设,促进全区眼科、口腔、妇幼健康联盟建设,让城乡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二三级医院专家服务。三是推进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一张网”。强化与兴业银行的合作,构建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并积极促进淮阴医院医学影像及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实现“互联网+”的现代就医模式。

构建现代健康服务体系打造人民满意健康福地

中共涟水县委员会涟水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涟水县累计投入资金16.2亿元,先后建成或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功能性载体项目,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医联体建设,卫生服务能力、职工精神状态、整体收入水平、群众满意程度大幅提升。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健康涟水建设,全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百万涟水人民的健康福祉。

一、在提升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一是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投入9000万元实施“面貌出新工程”,建立医学影像、心电、检验三大远程会诊中心,完成23个乡镇卫生院功能性投入,同步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完善城乡“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二是深化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按照“1+X+X”模式,进一步深化紧密、半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形成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新秩序,并大力开展家庭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和健康管理团队服务。三是推进医疗机构品牌打造。每年拿出500万元实施“531”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在全县培养50名医学专家,建设30个重点科室,创建10个示范化医院,确保县人民医院2018年创成三级医院、妇幼保健所2020年创成二级妇幼保健院。

二、在健康风险防范上下功夫。一是打造健康生活环境。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持续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打造特色田园乡村,让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健康资源。二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广泛开展健康常识普及,确保到2020年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65%以上。三是全力抓好疾病防控。落实儿童免疫规划,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监测系统,建立慢性病“三位一体”综合防控体系,加快县三院精神卫生中心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保障食药安全监管,提升重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

三、在壮大健康产业上下功夫。一是加快发展健康运动产业。规划建设一批生态体育公园、汽车露营基地、户外体育旅游线路,定期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引导社会资本开办一批康体训练、体质测定、运动康复机构。二是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扶持康复医院、护理院和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养老”。三是加快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养生业,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基地,积极发展滋补养生业,开发一批绿色有机健康养生食品、药膳健康养生产品。

体育健身到身边“健康淮安”动起来

市体育局

全市体育系统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初步建成功能明确、网络健全、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苏北率先以市为单位创成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一是体育设施网络日趋健全。建成全省一流的市体育中心;城区新建130公里健身步道,形成全覆盖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分步骤组织实施乡镇全民健身工程,农村体育健身中心加快提标扩面。二是体育服务供给日趋丰富。年均举办1000多项次特色鲜明的全民健身活动;海峡两岸掼蛋赛、淮安市智力运动会等产生了广泛影响;建立了一支1.35万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三是体育发展活力日趋增强。向国家和省输送了一批优秀运动员,在奥运会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丝绸之路户外运动挑战赛通过体育产权交易落户淮安,国际智力运动联盟将总部放在我市。

全市体育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将体育健身送到群众身边,让“健康淮安”建设动起来。一是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1.18m2增加到2.2m2,建成100个体育公园、100个微型篮球场、100个室外力量训练场,加快实现全民健身中心乡镇全覆盖、全民健身广场行政村全覆盖。二是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引导举办面向基层、参与性强、普及面广、特色鲜明的体育活动,支持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举办多样化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有组织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三是举办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组织承办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活动,推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做强田径、游泳、足球等重点项目,做优羽毛球、乒乓球等振兴项目,做大跆拳道、网球等发展项目。四是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健全市、县、乡三级体育总会,建立乡镇、街道分会,将县级以上体育社会组织增加到900个以上,市、县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建有率达100%。五是优化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年内举办12期“科学健身大讲堂”,建立科学健身与运动损伤康复工作室,建立一支覆盖城乡的体育志愿服务者队伍,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健身提供指导服务。六是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推广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将掼蛋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全市有效益、全省有地位、全国有知名度、国际有影响的特色品牌;推动体育服务业和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260亿元,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30%以上。

优化医疗服务改善就医感受

市妇幼保健院

近年来,市妇幼保健院紧紧策应建设健康淮安发展战略,聚焦内涵建设、突出人文关怀、着力优化服务,综合实力入列全国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前30强。目前拥有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省妇幼健康重点学科和2个建设单位、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市级医学中心。先后建成了全国首家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小儿科培训基地、国家发改委“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全国“推广产科管理服务新模式示范项目先进单位”、首批省级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

下一步,市妇幼保健院将以更扎实的工作、更积极的作为,持续改善群众就医感受,着力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一是深化专科建设,提高就医放心度。建设完成儿童内窥镜中心,做大做强淮安市小儿哮喘防治中心;逐步开展重症与疑难疾病的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整合资源建立胎儿医学中心、胎盘异常附着诊治中心、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多学科诊治中心等;进一步提高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综合救治能力,确保1000g以下体重患儿存活率达到80%以上;开展麻醉镇静门诊,打造无哭声医院;筹建全市小儿外科专科联盟。

二是突出人性化服务,提高就医舒适度。完善急诊绿色通道,实行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针对急危重孕产妇、患儿实施先救治、后缴费;设立住院服务中心,为有需要的住院者提供陪检服务。实行“预约出院”模式,提前一天完成各项准备工作,第二天即可快速办理出院;常态化开展就医服务体验活动,查找不足并集中整改;开设围产期及儿童用药咨询门诊,保障妇女儿童安全用药;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上,做到医疗检查、临床检验结果同城互认;举行行风点评专题会,就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反馈问题进行分析整改;积极推进医疗集团建设,定期选派技术骨干进行坐诊、查房、手术等,不断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服务机制,拓展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范围。

三是加快软硬件建设,提高就医便捷度。积极配合市卫生计生委,按部署推进新院建设;完成对原市计划生育指导所改造为健康西路门诊部工程;将所有专家号源全部公开接受预约,不断提高预约诊疗率;完成“银医通”项目招标,引进“健康乐”APP,建设远程医疗与双向转诊系统,引进智能发药系统、合理用药管理系统、患者用药教育系统等。

深化签约服务守护居民健康

清江浦区钵池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钵池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模式,突出服务重点,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6年,中心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累计签约户数9471户、27547人,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64.8%。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创新单位”等称号。

一是建立健全团队工作机制。组建了由“首席医师、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助理”为核心的全科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以规范化、网格化、模式化的形式深入社区逐家逐户开展签约工作。二是多措并举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宣传折页、LED电子显示屏、健康教育宣传栏对就诊居民进行宣传,设置“钵池山中心”微信公众号推广家庭医生服务政策。三是突出重点提升签约质量。推出签约服务包,分为基本服务包及慢性病包、慢阻肺包、残疾人康复包等4个方面。通过转诊绿色通道、预约诊疗、定期巡诊等服务内容,为居民提供针对性强、可持续性签约服务。

下一步,钵池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为居民健康提供更优服务,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一是推进精准健康扶贫,扩大服务范围。在继续做好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工作的同时,认真落实省、市、区精准健康扶贫的工作要求,针对困难群众制定特色签约服务包,进一步扩大服务包的惠民项目和减免力度,让困难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惠民红利。二是强化市级医院合作,实施分级诊疗。积极推进与市级医院建立的“医疗联合体”合作,通过开展全科+专科、基层卫生+综合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协同服务,强化特色专科建设,提升人才队伍能力,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家庭医生既是健康“守门人”、又是就诊“引路人”的作用。三是丰富健康服务内涵,搭建惠民平台。面对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继续以健康守护为己任,在群众中普及健康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在医养结合、居家护理、精准健康扶贫等方面不断探索健康服务新路径,把中心真正打造成为政府履行基本卫生计生服务职能的平台、居民获得基本卫生计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平台、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平台、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平台。

本版文字整理:记者宋莹莹

通讯员赵春丽丁华珍

上一篇:乡村旅游“味道”十足 精彩活动目不暇接 下一篇:绷紧思想之弦 坚持整体谋划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78765,"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1013/35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