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王少舫:黄梅小生“第一人”

读这幅戏画,仿佛闻到青葱竹林裹挟泥土的芳香,隐约听见山间传来脆甜的歌声:“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么杆子么叶?开的什么花?结的什么籽?磨的什么粉?”这是百听不厌的黄梅戏《打猪草》,男孩金小毛和女孩陶金花的对歌。画中“二小”分别由严凤英、王少舫反串,这场绝无仅有的演出距今已有60多年。

王少舫(1920-1986),这位与严凤英共创黄梅戏辉煌的艺术“伴侣”,是黄梅戏生行代表人物。他原为京剧演员,建国初改唱黄梅戏,唱腔吸收京剧的唱法,行腔吐字独到,韵味无穷,自成一家。1955年,王少舫与严风英合拍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公映后兴起全国学唱黄梅戏的热潮,王少舫扮演的“董永”、严凤英扮演的“七仙女”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王少舫对黄梅戏的贡献分三个时期:

草创时期。1950年,王少舫从合肥来到安庆,加入民众剧团,成为剧团的主编、主演和导演,创作改编新戏,培养年轻演员,迅速在安庆形成“黄梅热”,群众纷纷涌向剧场观看民众剧团的演出,改变了黄梅戏的现状。省内外黄梅艺人闻讯纷纷前来安庆发展。安庆胜利剧团请来严凤英,“民众”与“胜利”两大阵营双星闪耀,遥相辉映。1952年,安徽省举办暑期艺人学习集训班期间,王少舫和严凤英合作排练《蓝桥会》赴上海演出,梅兰芳先生观后,盛赞表演艺术达到“成熟阶段”。黄梅戏也从“养在深闺”到“初露头角”。

辉煌时期。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王少舫和严凤英先后进入省剧团。有了《蓝桥会》的成功经验,以后十多年,他与严凤英合作主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宝莲灯》《白蛇传》《天仙配》《女驸马》等一批经典戏,成功刻画了从农家子弟到儒雅书生、从少年豪侠到朝廷大臣的“众生相”,奠定了“黄梅戏第一小生”的地位。

总结时期。“文革”之后,百废俱兴。多次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的王少舫,牢记在总理家做客时总理对黄梅戏永续发展的厚望,他深感“严凤英已去,黄梅戏要发展,担子更多地落到我头上。”年届花甲的老艺术家,不知疲倦,倾囊相授,培养新人,赢来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黄梅新秀挑大梁的喜人局面。

上一篇:关于友创力天尚城住宅小区2#、6#、8#、10#楼工程支付劳务工资的公告 下一篇:记忆——上海工人代表团来淮访问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80715,"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0901/3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