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山区孩子的“春天”

记者叶列通讯员江汇源罗宏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一位音乐老师,面对一群被大人放弃的男孩,改变孩子们命运的故事。

对盱眙仇集山区留守孩子们而言,纪巧老师就是他们的“春天”。2013年,纪巧作为一名新教师,被分配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盱眙仇集镇,在仇集镇中心幼儿园,这位80后姑娘坚持了下来,她爱上了这里,把青春献给了山区的留守孩子们。

巧——

用废物制教具

山区幼儿园,没有现代化的教具学具,有的只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如何利用山区现有的资源,让生活在山里的孩子们,受到城区幼儿同样的早期教育,是纪巧一直在思考实践的一个问题。一次课外散步,她发现麦秆、稻草、泥巴、种子、贝壳后喜外望外,决定利用这些“宝贝”,丰富孩子们活动内容,激发孩子们活动的激情。

于是,她利用田间废弃枯草,为孩子们编制草垫,孩子们在垫子上进行爬行比赛、翻跟头比赛。利用山里竹子做成独轮车,由最初的推跑游戏、推物比赛到后来的两两配合游戏,孩子们玩得别提多开心!以往只是蹦蹦、跳跳的早操环节,玉米棒、竹竿、木棒等几种本土器械的加入,孩子们立马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她不仅仅在游戏活动中给孩子们前所未有的体验,教学活动同样组织得丰富多彩,她常利用丰收硕果生成特色课,山里单品种的玉米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因此她设计了综合活动《玉米是个宝》、手工活动《玉米娃娃》等,让他们进一步了解身边的玉米,使孩子们明白原来他们每天看到的玉米,在老师的手里成了游戏、活动中的“宝贝”。

爱——

施爱心助留守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山区留守儿童数量也与日俱增。这些孩子因为离开父母,显得焦燥、孤寂,缺乏安全感。为了让这群孩子和其他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快乐成长,享受到父爱母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纪巧特别留意他们,根据孩子情感表达,了解心理状况。

班上有一个叫李志威的学生,从近期表现中,纪老师隐约觉得他家里可能发生了些什么。放学后,纪老师随李志威来到了他和奶奶租住的一间破旧的瓦房里。询问得知:他爸爸在外地靠修车维持一家老小日常开支,近期他妈妈精神病又复发了。看到这样的家庭景象,纪老师非常难过……后来,她给予这个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帮助他申请政府资助、学校资助,不时地给他带去吃的、用的;鼓励小伙伴们和他玩耍游戏,使他感受到来自老师、同伴们带给他的温暖,让他逐渐树立自尊自信。

为切实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纪老师除针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付出比其他幼儿更多一份关爱外,还经常到幼儿的家中实地走访。并通过手机微信、视频、QQ为这些在外务工却又很想与孩子见面的父母,搭建起一座沟通交流的平台。

守——

把青春献山区

在山区流传这么一句话:“城里来的老师待不久。”那是因为山区工作条件艰苦,过去到那儿工作的老师一年半载便离开了山区。

纪巧也面临同样的难题。因为她一去学校就待一个星期,根本无暇顾及家务和孩子。每到周一清晨离家的时候,她总是看一眼酣睡的儿子,带着满腹心酸和愧疚走出家门。然而,当她踏进校园的那一刻,特别是见到学生们,依然是春风满面。

“教育植根于爱。付出爱心,收获幸福!”这句在学校时学到的鲁迅词句,纪巧经常念起。每当她听到孩子们口中一声声甜甜的“纪老师,您好”,每当孩子们从家里给她捎来土产品,每当孩子们依偎在她的身旁,每当孩子家长从外地打来电话,或亲自到学校向她道谢时,她就会在这些平凡小事中,收获满满的幸福。

几年与山区孩子们相处,几年艰苦环境的磨炼,她实现了从“娇公主”到“好老师”的角色转变。纪巧说,扎根山区义无返顾,她要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幼教事业,奉献给山区的留守孩子们。

上一篇:市体育局召开转复退伍军人座谈会 下一篇:金湖重拳整治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81908,"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0814/32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