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阳光”路上富民情

记者刘华孔雪实习生陈知闲

“多亏了‘阳光扶贫’,让我的日子越过越好。”涟水县保滩镇厉渡村农民严宝成说。2016年,严宝成利用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和精准到户项目补助资金4000元发展食用菌种植,在家门口建起了4座大棚,全年实现收入4万余元。

今年53岁的严宝成和食用菌打交道其实已有20多个年头了,1996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参加了为期半个多月的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学习。“一开始我什么都不懂,看人家种,我自己盖了棚子也种,结果不知道技术,香菇长不出来,赔了不少钱。”最初的失败并没有让严宝成丧失信心。他向外地的种植户请教,自己也不断尝试。仅栽培基料,他就尝试了花生壳、玉米芯、棉籽壳、麦秸四种原料,最后发现棉籽壳加尿素混合制作的基料发菌快、产量高,适于推广。严宝成自学研究菌种培育、草菇、平菇、香菇等种植方法,成为当地有名的“食用菌大王”。

2012年,正当严宝成准备大干一番时,年近八旬的父亲突患脑梗塞,住院治疗一个多月,花去家里10多万元积蓄。2014年3月,妻子心脏病复发,住院做了手术,严宝成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家里接连的变故,让严宝成无钱再去购买菌种原材料,当初想搞食用菌种植就这样成了泡影,一家人只能依靠田里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

2016年初,保滩镇政府了解到严宝成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帮扶,经过了解,严宝成要重操旧业,资金是个大难题,“每吨棉籽壳原材料就要2600多元,一下就要拿出5万元,钱从哪儿来?”严宝成一筹莫展。通过会商协调,保滩镇政府决定利用扶贫小额贷款帮助严宝成开展食用菌生产。

拿着到手的5万元扶贫贷款,严宝成激动不已,虽然食用菌种植技术已非常熟悉,但他丝毫不敢马虎,外出学习新方法、新技术,为确保成功率,他有时一个星期都睡不上一个安稳觉。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当年食用菌种植便获得大丰收。仅食用菌种植一项实现收入2.6万元,加上田地和务工收入1.8万元,实现了脱贫目标。

在严宝成的带动下,村里不少贫困户都种起了平菇,据测算,被他带动的农户每户年收入可突破4万元。今年春天,严宝成萌发了创建食用菌产业园、引领困难群体抱团发展的念头。“村里对我说了,打算让我带头,村集体出资,先建设十亩食用菌产业基地,听说现在大棚正在招标,年底就能投产。”于是,严宝成一方面帮助这些农户转变思想,带领他们到山东省寿光市、连云港市灌南县等地参观学习;另一方面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免费为村里的13家低收入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并以成本价提供平菇菌棒。投产后的食用菌产业基地,年产量可以达到2000斤以上。

上一篇:洪泽区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下一篇:清江浦区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82245,"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0808/32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