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我市力促农民多元化持续增收

记者唐筱葳通讯员姜波

本报讯每年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2万户,人均年收入增长逾10%;高效设施农业“淮安红椒”亩效益过万元,带动逾6万户种植户增收致富;合作共建各类基地带动农户数92万户,户均增收2600元……近年来,我市农业聚力抓好稳定粮食、产业提质增效、节本增效及转移支付,全市农民收入持续实现“稳中有增”。

狠抓农业一产保收入。做好粮食“稳产增产”文章。“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引进、推广连粳7号等动植物新品种200多个,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优质地方猪种生态养殖技术等农业新技术(新模式)100多项,稻麦豆等粮食作物良种率达98%以上。每年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2万户、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示范户农民收入年增长10%以上;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1年至2016年,累计向上争取资金近80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71.64万亩,进一步夯实粮食增产基础,粮食亩产保持在465公斤以上的较高水平。抓好“节本增效”文章。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稳定在530万亩以上,“十二五”为农民增收近8亿元;淮安户用秸秆沼气“四个三”模式在全国推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为4万户沼气池保有户节支增收6000万元。

调优产业结构促增收。围绕产业富民,我市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质稻米、高效园艺、规模畜禽、特色水产和休闲农业“4+1”产业连年做优,促进增加农民收入成效突出。创成“淮安大米”(稻和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江苏名牌农产品1个,“三品一标”446个、粮食加工企业120多家,产业加速发展升级,仅“淮安大米”一项每年为农民增收3亿元以上,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以钢架大棚、“两网一灌”等为重点,大力推广高效设施农业,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127.2万亩,占比17.95%。推广温氏“五统一”、正大“一条龙代养”等“公司+农户”抱团发展模式,发展年出栏500头以上大中型规模代养户600户,户均年获利10万元以上。特色水产面积保持在60万亩以上,成立专业合作社468个,带动会员3.47万人,年产值近40亿元。拓展农业功能,全市培育各类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主体近550家,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约1.56万人,实现年收入10亿元。

打响农业品牌助增收。至2016年底,我市共获得“淮安红椒”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盱眙龙虾”、“淮安大米”等中国驰名商标6件;“淮安黄瓜”、“淮安黑猪”等农产品地理标志8件;“淮安红椒”、“洪泽湖大闸蟹”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6件,全国地级市第一。盱眙龙虾品牌价值达166.8亿元,年交易额突破20亿元、从业人员近20万人。

上一篇:古寨乡发挥统战优势推动富民强乡 下一篇:我市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示范点创建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83162,"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0722/31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