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奇葩”敛财的背后

含辛/文吴之如/图

安徽邮递员鲍某,打起用自己天天经手的信件换钱的主意。他专门私拆寄给县政府、县委和纪检等部门的举报信件,还将3封举报县教育局副局长和7封举报县法院副院长的信件提供给被举报人以换取钱财。鲍某因私自开拆、隐匿邮件罪获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邮递员鲍某居然“靠信吃信”,私拆举报信件以此换钱,并屡屡得手,这就不能不让人反思。我们可以假设,鲍某作为邮递员完全应当知道私拆他人信件是违法犯罪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鲍某之所以敢于铤而走险,说明他揣摩到了一些人的弱点:就是被举报的干部们都害怕自己被举报,所以肯定愿意花钱买回举报信。不得不说,鲍某对于人心的揣摩是“成功”的,他果然卖出去了违法私拆的信件。

鲍某的行为说新鲜也老套。新鲜在于,他头脑“灵活”,判断出写往县委县政府以及纪委的信件里有举报信,想到私拆信件并以此敛财。老套的是,他的这种敲诈手法其实早有“前人”实践:前些年有诈骗团伙专门写信给领导干部,说“手上有他们的不雅照片、视频”,以此敲诈钱财,同样屡屡得手。

鲍某心术不正拆信敛财受惩处,这也算是市场经济下急于发财的人们的众生相的一种,也许,还会有更加匪夷所思的敛财手段出现。我们需要反思的是,那些购买举报信的人呢?作为领导干部,应当知道在购买信件之时,他们就在纵容甚至怂恿鲍某继续犯罪,不知道这些人其罪几何?

上一篇:“荣誉索贿”是形式主义变种 下一篇:西宋集镇谋划发展新篇章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91054,"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0407/21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