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淮安区文化核心区建设成效显著

王晓冲刘建凯

本报讯“2016年,区文广新系统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推动淮安文化核心区建设为总体目标,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基本要求,紧扣‘精品力作打造提升年’主题主线,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推动落实,顺利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日前,淮安区文广新局局长徐洪亮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精品力作打造奏响新凯歌。该局组织专门班子,新创了大型淮剧《半副对联》,在淮安大剧院成功上演。此后又参加第七届江苏省淮剧艺术展演出,受到省市宣传文化部门和专家肯定,《淮安日报》《盐城晚报》等多家媒体作了专题专版宣传,并入选市“双名”工程项目。仇桥杂技在大剧院举行专场汇报演出,系列精品节目让广大观众领略了淮安的杂技魅力。成功举办了首届“漕运杯”全国邱心如女性散文大奖赛,有力宣传了淮安的历史文化。一批美术、书法、摄影、舞蹈、小戏小品等文艺精品在国家、省、市大赛中斩金夺银。农民画家潘宇第三次荣获全国大赛金奖,1200多幅作品参加国内外绘画展览和国际文化交流。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崭露新触角。集演艺中心、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于一体的恩来文化广场建设,被列为区“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已经进入2017年度省PPP项目库,力争今年启动建设。区文化馆获批国家一级馆;完成了60个行政村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4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河下景区书房正在建设;区图书馆创成省级古籍收藏单位,建成中国漕运博物馆游客接待中心、百姓影院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成数字电影固定放映点110个,图书分馆13家。建成数字农家书屋86家,配送农家书屋电脑146台。

文物保护工作实现新进展。扎实推进江苏省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实验区建设,建成全国首家县区文化综合监管平台,被列入省委省政府改革30项重点工作之一。秦焕故居二期、蝴蝶厅、末口遗址环境整治完成方案论证评审,有序推进保护;启动青莲岗遗址试掘工作,出土了10余件石斧、石凿,数十件陶器,鼎、杯、纺织轮、兽皮打磨器以及彩绘陶片等,还发现了一处房基遗迹。积极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楚州十番锣鼓”数字化保护工作,并在央视10套《文明密码》播放,淮剧名家王志豪、筱梅秋《艺术人生》音像录制工作基本完成。“淮安茶馓制作技艺”、“钦工肉圆制作技艺”,入选“长三角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博里农民画”项目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展。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城命名30周年系列活动,反响较好。

文化惠民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四送”乡村季度行活动,全年送电影3144场、演出104场,展览8场;坚持开门办图书馆。每月23日为图书馆活动流动日,推进图书进商业区、进社区、进小区、进景区,累计开展服务进社区活动9场次;组织了楚州十番锣鼓、南闸民歌、电影等项目进校园活动。组织了“情满淮安”广场演出20余场次;积极扶持阳光、长青等民间志愿者文化艺术团,参演各类公益演出30余场次。

文化市场整治呈现新亮点。组织开展扫黄打非、“净网”、“护苗”、“清源”专项行动及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2次,在寒假、两会和节假日开展集中整治,共立案查处案件52起,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检查网吧500家次。组织实施了无证小KTV、小酒吧、KTV集中治理。检查出版物经营单位150余家次,印刷企业20多家次,检查中小学校45所次,收缴非法报刊出版物350本张,取缔非法出版物流动摊点5个。依法查处了一批网络侵权及传播色情淫秽信息案件。在全市执法案件评比中,获全市唯一一等奖;被命名为“淮安市行政执法规范化示范点”。通过联合公安等部门,把互联网作为主战场,加大查办案件、“落地查人”力度,始终保持“扫黄打非”的高压态势,共出动“扫黄打非”执法检查260余人次,获评江苏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地区,是全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县区。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呈现新突破。启动地面数字发射站建设工作,实现农村低保人群免费收看有线电视;全年累计完成作品著作权登记4000余件,全市排名第二。康乃馨织造、江苏海纳石油等企业的自主版权产品登记保护500余件,并获评“省先进版权工作站”;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无小耳朵小区”创建工作。

上一篇:淮安中学表彰“学创”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 下一篇:淮安区公路站开展学雷锋活动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93312,"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0316/1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