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跳出自欺困境 漫步阳光人生

杨建浩

近日,笔者连续三遍精读美国亚宾泽协会编写的《跳出盒子--领导与自欺的管理寓言》一书。此书采用对话的方式,诠释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产生人事矛盾问题的一个根本病源----自欺困境。读罢此书,笔者幡然醒悟,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人事困惑,从根本上说就是自我陷入自欺困境--无法认清自己问题,不断给自己制造麻烦,或对自己正在惹麻烦的做法浑然不知,最终造成人事问题越来越糟,自己陷入人事困境不能自拔。其实只要我们及时准确认清自己、辩证地认识理解别人,就可以跳出自欺困境,轻松做人,快乐做事,漫步在阳光人生。

自欺困境的表现

自欺就是自己既知道事情的真相,又向自己隐瞒真相,不能正确认清自己,辩证地认识、理解别人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即让自己封闭在狭隘的思维中,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别人看作一种“物”,只要出问题,就竭力给自己找理由、求辩解,把错误归责给对方,哪怕别人向自己指出存在的问题时,还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自欺实质就是无法认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或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别人。陷入自欺困境表现主要为两种。

背叛自己的想法。现实工作生活中,我们一般情况下开始都会对某人有很好印象,认为其值得信任,自己应用心与之往来,共同进步。一旦因某一原因(实际上可能是当事者的问题造成的),这人损害了自己所谓的利益,当事者便会想当然地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想法,特别是由于人的思维具有惯性,一旦形成了定性,其后不管对方做什么、怎么做,都很难改变自己的惯性思维。因此对别人左挑鼻子右挑眼。如果对方做得好,当事者会认为对方在给自己作秀;对方做得不好或有瑕疵,当事者会认为对方与自己作对。当事者不是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看问题,也从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是固执地把出问题责任推给别人,把别人一棍子打死。

背叛自己的行为。在平时工作生活中,不论是出于亲情或是出于对工作的整体推进,自己本想而且应该帮对方或为集体做点事,比如帮最亲近的家人分担家务,陪伴自家的老人或小孩聊天或娱乐,帮同事共同处理未完成的工作或与同事共享工作有关信息资源等,结果由于自己懈怠或觉得对方的需要微不足道,或者担心帮助对方会影响自己的业绩等,不仅未去帮忙,相反却为自己不去帮人找理由辩解,从对方身上找原因,为本该帮助别人而不去帮人找所谓的辩解依据。

自欺困境的形成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常身陷自欺困境不能自拔,哪怕是在一个新的环境之中可能依然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刚到一个新团队,开始心情愉悦,憧憬美好前景,时间一长就感到人事问题复杂,关系紧张,身心疲惫,甚至产生悲观前景的病源所在。那么我们是怎么陷入自欺困境的呢?

心中只有自己,一心关注自己,夸大自己所谓的优点,千方百计为不为或乱为的事去辩解。自欺者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自我至上。自欺者衡量一切人和事的是非,都以其自我利益、自以为是为标准。自欺者的自以为是就是其时时刻刻用一种自我辩解的眼光看待自己,比如认为自己工作多么辛苦、性格多么开明,自己能力多么强、凡事胜人一筹等等。同时又认为对方能力是怎么差劲,人品多么糟糕等。这种自我辩解日积月累所堆积起来的形象,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自己的内心,成了潜意识中对自我的一种认识,觉得自己就是那样的人,它们成了自己特征,结果导致自欺者在任何时候抬高自己、看重自己、藐视对方、漠视对方,坠入自欺困境,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就是换了环境依然如故。

责任全在对方,竭力责怪对方,自创自编对方所谓的缺点或形象,并一一对应与对方形成对抗。自欺者经常喜欢用一种自创的自我辩解观点或形象来看待对方,假如他人的行为与自我辩解所自创的观点或形象相抵触,那就视为威胁;如果可以加强自我辩解的观点或形象,就视为盟友;如果与自我辩解的观点或形象无关,就视为无关紧要的人。自欺者所自创自编自我辩解的观点或形象,实际上是对人或真实事物的曲解。自欺者这种自欺行为的实质就是不能直接把人当作“人”看,而是把人当作一种为自己利益取舍的工具,人为“创造性”设置所谓标准或形象,根据自己的需要,采取一一对应的方式,来分别借口别人的问题来替自己推卸责任,让自己陷入自欺困境,与对方形成对抗或对立。另外自欺行为具有串通性,一个人有自欺行为,会引起其他相关人员也形成自欺行为,造成大家交流不畅。原本大家是想要精诚合作的,但由于彼此都有自欺行为,其结果是导致成员之间互相拆台,对方失败则幸灾乐祸,对方成功又心生嫉妒。这种在团队(或团体)内人人都存在的自欺现象,其间人事矛盾问题不产生才怪呢!

跳出自欺困境的途径

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容易自我封闭陷入自欺困境,是人的自然属性。但人又是社会上的人,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融入社会,从内心深处替人所想,帮人所急,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诚合作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属性。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时刻用内心留存的那份人之本性,把对方当人看待,把对方当作与自己一样有需要、有希望、有烦恼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跳出自欺困境。

把别人当人看,从心灵内处感受对方,尊重对方所需要的利益。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利益需要,比如需要有尊严的生活、体面的工作、被尊重的价值;对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希望、需要、关切和担心等。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漠视别人的利益需要,相反必须切实尊重对方的需要,通过自己心甘情愿、力所能及的帮助去尽力满足对方的需要。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自己手上份内、紧急的工作去做每一件自认为心甘情愿、力所能及该为对方做的事。那样固然很完美,但我们也有自己责任和需要,也需要被人重视,而且有时也不可能立即就为对方做事。只要我们尊重对方所需要的利益,时刻接受自己有应该为对方做点事的感觉,做到尽力就可以了。

经常换位思考,感悟对方的想法和所处的情境,不要责怪别人。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思维方式不一样,受教育的程度、处理问题能力也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知耻求荣的上进心。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一刀切方式、一个模式去套验对方,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责怪对方。如果我们只是拿手电筒照对方,责怪对方,不仅不能帮助对方改正错误,提高绩效,相反可能伤害对方的自尊、挫伤对方积极性,形成与你抵触、抗拒的心态,给我们在推动工作上制造麻烦,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促膝平心交流,认识、认感、认同对方的想法和所处的情境;开诚布公地帮助对方,分析原因,纠正错误;谦逊地学习对方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主动承担责任,出现差错的时候不要怪罪对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进而增进大家团结协作能力。

很多家庭、邻里、团队都因为其中的成员陷入自欺困境而失和。只有跳出自欺困境,人人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不带私心地认识、理解对方,才能与对方融洽和谐地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这种境界于家庭会和睦兴旺,于团队会蒸蒸日上,于社会会和谐大同。生活在这种境界,我们才可能身心健康地步入阳光人生,实现家庭、事业、人事多重丰收。

(作者系洪泽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上一篇:高良涧街道财政所服务企业发展 下一篇:洪泽地税局案例评析助推能力素质提升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93875,"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0307/18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