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淮安茶馓:碧油煎出嫩黄深

记者宋莹莹通讯员侍农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诗云:“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玉人缠臂金”,赞的就是咱们淮安人非常喜爱、家喻户晓的茶馓。茶馓色质全黄、透酥松脆,可即食,可做菜,真是一道物美价廉的淮安名吃。历史悠久的茶馓发展到今天,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日益扩大,已经从小作坊走进大工厂,其中有哪些创新和发展?记者走进淮安区最大的茶馓生产企业——江苏金都食品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穿好消过毒的服装、戴好口罩帽子、穿上鞋套,记者在公司总经理杨祥元的带领下进入生产车间,一睹茶馓的制作工艺。

制作茶馓的第一道工序,简单的说,就是和面。传统的茶馓都是人工和面,而工厂化的第一个不同之处,就是由机器和面代替人工。工人用专业器皿称量好面粉、水、盐、麻油、芝麻的配比量。这个过程中最刺激人味觉就是这个芝麻油,刚打开盖子,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大家不禁说道“好香啊”。“好食料是做好馓子的前提,这是从专门生产芝麻油的厂家采购的上等芝麻油。”杨祥元说。工人将盐放入水中融化,然后依次将面粉、盐水、麻油、黑芝麻倒入和面机中,随着机器的反复搅拌,面团逐渐成型。在这过程中,工人师傅也不闲着,将机器边缘的面糊推到中间,确保每部分都均匀受力。面和好后,用湿布盖好,拿到专门的房间饧面。

第二道工序就是盘条。这是其中颇有技术含量的一个环节。而主持这一工序的工人师傅,就是有着40多年茶馓制作手艺的江阿姨。“过去我们自家就是做茶馓的,走街串巷去卖,盘条、搓条做了几十年。”江阿姨一边熟练的将面团搓成粗条,一边与记者聊着。另外一名工人将粗条一圈一圈盘在一个抹有芝麻油的缸内,每盘一层,淋一些芝麻油。接着再饧约1小时后,取出面条,再次搓成毛笔杆粗细的条,和上个环节一样,再次盘入缸内。

第三个环节就是炸制。只见工人师傅将缸内的面条绕在左手上,接着用右手绷开约25厘米长,再插入两根长竹筷,然后双手各执1根竹筷,将面条绷至约30厘米长时,下入油锅,手拿着在油锅中摆动几下后,绕成梳子状,迅速将两根筷子交错着叠在一起,面条交错叠成一个扇形,最后抽出筷子,炸至油亮亮的金黄色,随后沥油捞出。杨祥元介绍,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茶馓的酥脆和品质,坚持四小时换一次油。

金都食品的总经理杨祥元是土生土长的老淮安人,从小就在茶馓香味的熏染下长大。“小时候放学,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帮父母打下手。直到现在,搓条、盘条都不在话下。”杨总不无骄傲地说。见证了茶馓从家庭制作走向工厂化的生产,杨祥元说,现在金都食品继承了传统手艺中的精心选料,精心制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新建了淮安茶馓产、销、研中心和产品出厂全项检验化验室,发明了以传统加工工艺为基础,综合现代化加工技术及设备的新工艺流程。“经提档升级后的淮安茶馓在秉承了茶馓味香浓郁、生津开胃、细如麻线、松脆易散、透酥爽口等优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三大亮点:纯天然不含任何添加剂,每四小时更换新油更健康,充氮气独立包装更易于存放,淮安茶馓质量和品牌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此外,金都食品拓宽了茶馓的销售渠道,在传统的旅游景点、土特色店销售的基础上,通过淘宝、京东、供销e家等进行网上销售,进一步提高了淮安茶馓的知名度。

上一篇:全市现代农业实现“十三五”精彩开局 下一篇:张云良:传承与革新的淮剧名家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94885,"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0224/1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