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首度正式拒绝“九二共识”
2016-07-22 12:25:00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蔡英文首度正式拒绝“九二共识” 今日中国 www.chinatodayclub.com

环球时报微博截图

@环球时报:【蔡英文首度正式拒绝九二共识】本周,蔡英文接受《华盛顿邮报》资深副主编Lally Weymouth专访时被问道,“习近平是否给出要求承认九二共识的期限?” 蔡英文回应:“台湾政府不太可能违反民意,去接受对方设的期限。”这是蔡英文首度正式拒绝九二共识。

7月22日,“蔡英文上任后首次接受外媒专访”的消息被多家岛内媒体聚焦,跑到台湾采访她的是美国《华盛顿邮报》资深副主编莱利·韦茅斯。在专访中,蔡英文发表了颇多在大陆听来较为刺耳的言论,专访标题则被定为“台湾总统:北京必须尊重我们的民主意愿”。22日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采访的大陆学者表示,两岸间的尊重须是相互的,蔡英文必须尊重大陆坚定的统一意愿。

在21日刊登于《华盛顿邮报》的专访中,韦茅斯对蔡英文的提问涉及两岸当下诸多敏感问题。比如,“有学者认为,大陆方面为你接受九二共识设立了期限,这是否是真的?”蔡英文宣称,“要求台湾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aiwan)违反人民的意愿去接受对方设的期限,可能性不大”。岛内亲绿媒体《自由时报》称,这是蔡英文首度对是否接受“九二共识”做出比较清晰的回应。

针对“5·20以来,中方切断两岸沟通的官方管道,计划如何处理与北京的日常关系?”蔡英文称,两岸至今一向有各种不同的沟通管道,不只官方的联系,还包括民间的接触,两岸间的立场有所分歧,“我方至今尽力让个中差距缩到最小,相信中方会了解我就职时释出的善意”。值得注意的是,在《华盛顿邮报》刊载的采访摘要中,仅韦茅斯两次提到“大陆(mainland)”,蔡英文始终用CHINA一词指代大陆。

蔡英文在专访中还谈及岛内年轻人与年长者“不同的中国观”,批评美国政府自1979年后“不公平地”将台湾定义为“政治实体”,宣称“我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主国家”。她还表示将扩大来台游客来源,以应对大陆游客的减少。被问及马英九向美国求购柴油潜艇未果时,蔡英文还称,台湾会研发自己的潜艇。

谈及台湾为何不接受南海临时仲裁庭判决,蔡英文给出3点原因:1 台湾是当事方但未被邀请参与仲裁;2 台湾不接受被称作“中国台湾当局”;3 太平岛是岛,不是“礁”。

对于蔡英文上述言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长张文生22日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表示,这是蔡英文对于“九二共识”的第一次明确性表态,实质上是对“九二共识”予以拒绝,暴露了其“台独”的意识形态。而蔡英文打着所谓“民主”的幌子去否定“九二共识”也意味着她其实已经完成并提交了她就职时那张“未完成的答卷”。这也令任何对蔡英文尚抱有一丝幻想的人们,抛弃了她们心中最后的幻想。

北京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巫永平则认为,蔡英文这次的表态并无任何新内容,她对“九二共识”的态度也秉承了一贯的模糊和“拖字诀”。至于蔡英文一直提到的“民意”问题,巫永平认为,大陆对祖国统一有大陆的原则和立场,只谈台湾民意是片面的,台湾民意加上大陆民意才是两岸人民完整的民意。

张文生说,所谓的“民意”不过是骗人的政治手段而已,台湾的“民意”也曾支持过两岸统一,民进党为什么不重视?现在所谓的“民意”不过是民进党制造出来的。而且,大陆也有大陆的民意,如果蔡英文拿所谓的“民意”或者“民主”的旗帜去搞两岸对抗,大陆方面不会接受,大陆的13亿人民也绝对不会接受。蔡英文必须认清目前两岸关系的现实。

采访中,韦茅斯问蔡英文,是否认为自己正弥合两岸间的鸿沟?蔡英文称,“这段时间我们非常谨慎地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我们未采取挑衅举动,确保零意外发生,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沟通管道,逐渐建立两岸互信”。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98844,"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html/china/info_12351.html